赵孟頫

他是元代草书狂人,赵孟頫的‘复古导师’,为何被历史遗忘?

在元代书法史上,赵孟頫的名字如雷贯耳,而与他齐名的鲜于枢(1246—1302)却鲜少被大众熟知。鲜于枢,字伯机,号困学民,一生漂泊,官微名隐,却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斐然,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代宗师赵孟頫的书法变革。他的草书狂放不羁,楷行深得晋唐精髓,堪称元代书坛的“隐

复古 草书 元代 赵孟頫 草书狂人 2025-06-05 06:53  12

民国石印本欧阳询《化度寺碑》(含赵孟頫题跋)

《化度寺碑》原石立于唐贞观五年(631年),由李百药撰文,欧阳询楷书。北宋庆历年间原石损毁,此后翻刻本盛行,刻本多达十余种,包括宋代的四欧堂本、十三家跋本等,以及敦煌石室发现的唐拓残本(分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)。清代翁方纲等学者对拓本鉴定争议颇多,最

欧阳询 化度寺 赵孟頫 题跋 石印本 2025-06-02 13:11  13

赵孟頫《为叔亮内翰跋定武兰亭序》,宽博典雅、遒劲流畅

赵孟頫《为叔亮内翰跋定武兰亭序》,又称《跋兰亭序》,纸本,行楷书,纵24.5厘米,4行58字,后被移配至唐朝大臣、书法家冯承素(公元617-672年,字万寿,河北衡水人,任弘文馆直学士、太子典书坊录事等职,摹写的《王羲之〈兰亭序〉》(亦称《神龙本兰亭序》,纸本

兰亭序 赵孟頫 定武兰亭序 定武 遒劲 2025-05-29 22:59  10

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,历代名家名帖 ,赵孟頫《三门记》

赵孟頫的《三门记》(全称《玄妙观重修三门记》)是元代楷书的典范之作,也是赵孟頫书法艺术的巅峰代表之一。此作融合了晋唐传统与个人创新,展现了“赵体”楷书的独特魅力,被明代李日华誉为“天下赵碑第一”。以下从创作背景、书法风格、艺术特色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:

书法 书法作品 名帖 赵孟頫 苏州玄妙观 2025-05-26 17:40  12

我在潮汕踩缝纫1

下班的第一件事,就是铺纸临摹几个赵孟頫字帖,接着练一遍八段锦(以往选择性围着村子跑步两三公里,现在天气热,加上年纪大了有点吃不消了),冲凉,吃夜宵,然后躺床上点开word文档写一篇写了很久没写完的文字。

缝纫 潮汕 八段锦 网络小说 赵孟頫 2025-05-25 15:47  16

直到赵孟頫临摹《集王圣教序》,才使得王羲之笔法得以有效传承

但是即使如此,王羲之真迹也并未被有效保存下来,书坛流行的大部分作品是后世书家的勾摹作品,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。后来唐代的僧人怀仁曾奉命从民间王羲之真迹中集字,形成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《集王圣教序》。这件作品虽为集字,但是也能比较准确地展现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貌,因为

王羲之 圣教序 赵孟頫 冯承素 魏晋书法 2025-05-25 18:20  16